首页

SM 国产论坛

时间:2025-05-25 18:50:54 作者:多地加力推动“好房子”建设——从“有房住”到“住好房” 浏览量:75780

  今年以来,“好房子”成为民生领域的热词,引发广泛关注。今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提出,适应人民群众高品质居住需要,完善标准规范,推动建设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的“好房子”。随后,住建部发布国家标准《住宅项目规范》,于5月1日落地实施。当前,多地纷纷立足实际出台标准规范,助力“好房子”建设,支撑城镇住宅和房地产市场高质量发展。

  政策相继出台

  《规范》以住宅项目整体为对象,以安全、舒适、绿色、智慧为目标,在规模、布局、功能、性能和关键技术措施等方面,对住宅项目的建设、使用和维护作出规定。

  为落实相关要求,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措施,推动住房建设向更高品质、更可持续的方向迈进。

  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印发《山东省好房子建设标准指引》,从规划、设计、建造、交付、运维全过程考虑,构建高品质住房建设体系。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党组书记任海涛介绍,《指引》针对居住区风貌、空间配置、质量控制等关键要素,提出定性和定量指标,力求用“新空间、新场景、新体验、新样板”兑现“好房子”承诺。

  贵州省2024年《政府工作报告》就提出引导鼓励房开企业开发“第四代”住宅。今年3月,贵州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又发布了《贵州省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(试行)》,从健康舒适、安全耐久、绿色低碳、生活便利、智慧科技、环境宜居等方面对贵州省高品质住宅的设计提出了指导性要求。

  河南省郑州市出台高品质住宅建设导则,建立“规划—设计—施工—验收”全周期质量监管体系。针对市场乱象,推行“交房即交证”政策,通过部门联审联批,让3.2万户家庭在拿到新房钥匙的同时获得不动产权证。

  更加绿色智慧

  在郑州航空港区的未来社区样板间,墙体保温层厚度达到12厘米,整体节能效率较国家标准提升45%。这得益于郑州实施的“三步走”标准提升计划:2023年起全面执行75%节能标准,2025年试点近零能耗建筑,2030年实现新建建筑碳中和。

  在绿色节能领域,郑州出台全国首个绿色建筑激励政策,对三星级绿色建筑项目给予每平方米200元补贴,推动全市新建建筑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。

  在郑州高新区,智慧社区建设已进入3.0阶段。天健湖社区通过物联网平台整合智能安防、环境监测、能源管理等12大系统,实现垃圾分类自动识别、公共照明智能调节、电梯故障预警等功能。

  最近,山东省淄博市张店区的一处楼盘迎来了新一波销售高峰。“95后”工程师张昊指着沙盘感慨:“这园林景观设计,比我以前租的房子强多了。”

  着眼于提升生活品质,山东省要求新建全装修住宅户内设置基本智能产品,支持智能家居互联,实现老人跌倒报警、儿童安全监测一键响应。同时,构建“智慧物业+定制服务”双轨模式,倡导物业服务广泛运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技术,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并动态管理维护。

  贵州省细化了对视频监控系统的设置要求,提倡住宅增加设备状态监测、能耗管理等物业管理系统,配置适老化健康监测、紧急救助以及远程医疗等安全防范系统。

  注重舒适体验

  “好房子”注重用细节说话,让每一处空间都承载真实的生活需求,居民才有更多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  在郑州市二七区政通路片区,原本杂乱的院落进行了“海绵化”改造,闲置锅炉房变成社区食堂,还加装了“共享电梯”,经过“微改造”后的老旧小区变身“完整社区”。

  围绕群众关切的隔声差、渗漏、开裂等高频问题,贵阳市提出了系统性解决方案。例如,明确分户墙厚度与施工工艺标准,规范噪声敏感房间的布局,强制使用静音排水管材料,从源头降低居住干扰。

  全面推行人车分流设计,强化无障碍建设,拓展配建儿童日托中心,实施“十类增配设施”工程……在山东,“一老一小”政策贯穿了“好房子”建设的全生命周期。

  一项项政策、措施相继出台,“好房子”建设将逐步改善住房质量,为居民提供更加舒适的居住体验,也为房地产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制度保障。未来,随着住房高质量发展体系的持续完善,居民将逐渐实现从“有房住”到“住好房”,进而提升城市品质,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。

  本报记者 夏先清 杨子佩 吴秉泽 崔 浩

  来源:经济日报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《中国的海洋生态环境保护》白皮书(全文)

会议要求,深化燃气全链条安全专项整治,加快推进老旧燃气管道更新改造;加强警示教育,推动燃气安全知识进社区、进校园、进家庭。协调有关部门加强旅游包车、长途客车、高铁民航等大载客交通工具安全监管,强化大班次、灾害重、深部开采等重点矿山专项治理,持续推进“三类场所”消防安全治理和打通“生命通道”行动,强化危化品重大危险源、开停车、特殊作业等关键部位和环节管控。

以网为桥联结世界,中外大咖共话文化交流互鉴

中华文明如此精彩纷呈、博大精深,得益于不断同外界不同文明交流交融、积极吸纳融合其他文明成果。激发中华文明的包容特性,必须融通中外,更加积极主动地吸收世界各国优秀文明成果,在“人类知识总和”中汲取养分,做到兼收并蓄、博采众长。要加强同其他文明的对话、交流、合作,丰富交流内容,拓展合作渠道,保持开放的、虚心的态度,广泛地学习借鉴。

日本2024年度预算防卫费创历史新高 中方回应

因此,比起简单粗暴地为合作的账号增加粉丝和阅读量,大大小小的MCN开始看重“高质量流量”,也就是凭借内容获得真实的粉丝、点击量、点赞量。于是,各种“流量剧本”和“流量密码”应运而生。“low(低级、低俗)”经常出现在MCN从业者嘴里,有时是评价某个主播、博主,有时是评价某个短视频。

两万余选手角逐宜昌马拉松

筼筜湖综合治理,不仅体现出厦门生态环境之变,更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一个重要发端,也是中国在探寻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路上走出的关键一步。

王毅将主持召开中国—中亚外长第五次会晤

核对完工具,苏凯龙和另一名值班人员走进了机械室和微机房。一排排整齐的线缆、一个个发出“啪嗒、啪嗒”声音的继电器,以及一台台布满了红红绿绿显示灯的机柜,构成了保证信号设备安全的“大脑”。只见苏凯龙时而用手背贴在设备上感受着温度,时而用表笔插进测试孔测试着数据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
链接文字